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新安晚报或安徽网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0月12日,正是莲藕采摘季。早上7点,阜阳市阜南县曹集镇镜湖村马氏家庭农场的万小兵便忙活开来:和工人们一起,把莲藕从塘里用高压水枪采挖出来清洗干净,过磅称重,装车。每天从这里发向外省的藕都有2~3万斤。
曹集镇镜湖村莲藕生态种植基地,工人们正在打包莲藕。
“每斤一块二,今年丰产,每亩产量大约3500斤,一亩藕的收成大概在4000元。”万小兵介绍说,藕塘里不仅仅种植莲藕,还套养小龙虾,每亩能产出200多斤小龙虾,收入4000~6000元。“这个收入非常好了。”万小兵说。2016年,他从村里流转了2300亩地,开始规模种植莲藕。政府有奖补政策,每亩有600元的补贴;同时,村里也提供莲藕种植技术指导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。“以前怕水淹,农业不敢有指望,现在的丰产丰收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”
据了解,曹集镇位于濛洼蓄洪区内。濛洼蓄洪区包括王家坝镇、曹集镇、老观乡、郜台乡和阜濛农场及黄岗、中岗、张寨三个乡镇的部分区域,共有48个行政村4.9万户19.5万人。洪水来时,传统农作物比如小麦、稻谷等不能保收,蓄洪区内生产受较大影响,农民增收困难。
阜南县农委副主任蔡明胜介绍说,2015年以来,该县发挥蓄洪区的水草资源优势,结合洼地水土特点,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,主攻水生蔬菜、耐水杞柳、健康水产等“五水一禽”、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,形成“深水鱼、浅水藕、滩头洼地种杞柳,鸭子白鹅水上游,牛羊遍地走,观光农业助增收”的发展格局。
目前,在濛堤和濛马河之间发展以莲藕为主导的水生蔬菜、水生花卉,建设莲藕观光产业带;濛马河和濛洼撤退路之间发展稻虾、稻鱼、稻蟹、稻鸭、芡鱼综合种养,建设高效生态种养经济产业带;濛洼撤退路与淮堤之间发展香葱、毛豆、茄果、马铃薯等季节性蔬菜,建设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带。此外,利用濛洼丰富的水草资源发展鸭鹅等水禽和肉牛、肉羊养殖,建设濛洼适应性畜禽养殖产业带。
今年以来,濛洼蓄洪区适应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.1万亩,较去年同期增加0.53万亩,其中以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2万亩,杞柳面积达到1.5万亩,稻虾(鱼)综合种养面积1.8万亩。未来,濛洼蓄洪区将形成十二个基地:在王家坝镇打造万亩香葱、万亩中药材、万亩紫云英种植基地;在老观乡打造万亩芡实、万亩莲藕、万亩稻虾种养基地;在曹集镇打造万亩莲藕、万亩稻虾、十万只鸭鹅种养基地;在郜台乡打造万亩稻虾、万亩稻鱼、万亩杞柳基地。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胡霞利 摄影报道